好的娱乐平台-66年陈毅前来看望,刘伯承说他左眼快瞎了,陈毅:眼不见心不烦嘛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好的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 66年陈毅前来看望,刘伯承说他左眼快瞎了,陈毅:眼不见心不烦嘛
66年陈毅前来看望,刘伯承说他左眼快瞎了,陈毅:眼不见心不烦嘛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前言

1966年5月,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,战略小组只剩下了一个空壳。此后,刘伯承没有了实质性的工作。于是,刘伯承便不顾体弱多病,协助和支持陈毅、叶剑英、徐向前、聂荣臻等元帅的工作。

这年秋天,北京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城里变得纷纷扰扰。于是,嫌弃城里吵闹的刘伯承元帅便搬到北京郊区的西山,住了下来……

陈毅:刘帅,最近身体可好啊

此时的刘伯承元帅,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东西了,就连大字号的书,也要拿着放大镜,才能模模糊糊地分辨出上面写了什么。

展开剩余89%

关于刘伯承元帅的眼睛不好,在去年他的一些老部下来拜年的时候,夫人汪荣华还打趣说:“

斗大的字还可以认出来,衣服的颜色还可以分辨。

在刘伯承元帅搬到西山后不久,叶剑英元帅和聂荣臻元帅也搬了过来。陈毅元帅和徐向前元帅虽然没有搬到西山居住,但也对城里的纷杂感到无奈,经常来到西山。

于是,五位老帅经常在一起畅聊,以舒缓心中的闷气。

一天,陈毅元帅乘车来到刘伯承元帅家里看望。刚来到刘伯承的书房里,陈毅便大声说:“

刘帅,你好啊!

听到是陈毅的声音,刘伯承将手里的放大镜和大字号的《参考资料》书放了下来,转身看着陈毅说:“陈老总来了,快坐,快坐!”

紧接着,陈毅来到刘伯承的面前,紧握着他的手,问候道:“怎么样,老同乡,最近身体可好?”

刘伯承回答说:“

不行啰!这不,我刚想试着看看‘大参考’,用了放大镜,还是模模糊糊,啥子也看不清楚。看样子,我这只左眼也快要瞎了。

”说着,刘伯承请陈毅到沙发上坐下。

刚坐到沙发上,陈毅便说了一句:“

瞎了倒好!常言道,眼不见心不烦嘛!

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陈毅竟然有些羡慕老同乡加老战友刘伯承,也想让自己变成一个瞎子,看不见尘世的烦扰。

对于陈毅的话,刘伯承是知道的,他并非是和自己开玩笑说自己瞎,而是意有所指,便接着陈毅的话,说:“

眼不见心也烦嘞,谁叫我的耳朵还不聋呢!这也是怪事,眼睛不好,耳朵反倒灵敏起来。你听,又叫开了。

果然,顺着刘伯承手指的方向,陈毅听到了高音喇叭里骂大街的声音。

在陈毅元帅和刘伯承元帅交谈的时候,叶剑英、徐向前、聂荣臻3位元帅和总政治部主任肖华、副主任刘志坚也过来看望。

交谈中,得知外面的情况时,5位元帅都心急如焚。大家离开后,刘伯承的家里又恢复了寂静。

这时,汪荣华走进来劝刘伯承说,有毛主席在,他就不要多想了,还是要好好养好身体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然而,刘伯承却不这样想。在他看来,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虽然撤销了,但他还是元帅,依然要关心军队,关心国家的国防建设。说起来,刘伯承元帅担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,已经有近7年的时间了。

刘伯承:我是军委的“编外参谋”

1959年1月,刘伯承元帅带着全家一起离开南京,到北京工作。临行前,刘伯承回眸望了一眼他投入了大量精力的南京军事学院,与前来送别的南京军事学院领导们挥了挥手,依依不舍地登上了渡船。

9月,中央军委战略小组成立,刘伯承被任命为组长,徐向前为副组长,杨成武兼任了战略小组办公室主任。

担任了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后,刘伯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而懈怠,反而日夜为国防建设,特别是战备工作,而操劳。那时候,刘伯承总是把自己比做军委的“编外参谋”。

为了给军委当好参谋,刘伯承元帅经常深入部队,深入边防,调查研究,了解情况,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,更是亲自动手,给中央军委撰写详细的考察报告。

对于刘伯承元帅亲自写好的每一份详细考察报告,中央军委都不会置之不理,也不会束之高阁,总是十分重视。因此,他的深思熟虑、远见卓识的建议,对于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1962年6月,在中印边境东段,印军越过“麦克马洪线”,入侵了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;而在西段,印军则在中国的领土上,非法设立了不少侵略据点。

此时,中国边防官兵按照中央的指示,保持了应有的冷静和克制。然而,印军却将这种克制当成了中国边防军的软弱。

10月20日,在中印边界的东、西两段,印军同时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,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!

印军不知道的是,在10月17日,毛主席便在中南海召集了会议,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。

当天,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、西两段同时展开。战至28日,参战部队清除了侵入中国境内的37个印军据点,取得了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。

在看到第一阶段作战的捷报后,刘伯承非常高兴。想到印军不可能就这样认栽,刘伯承认为反侵略作战还可能继续打下去,应该做好下一阶段的作战准备。

于是,刘伯承便要通了总参的电话,询问了参战部队的休整情况,并向他们分析了印军的动向,以及印军在反扑时可能使用的兵力、战略、战术等相关情况。

此外,刘伯承还请总参要告诉前线的作战部队:“

通向前面的道路要急速加修。立即组织专人调查所控制地区内的地形、道路和居民点情况,部队到哪里,哪里的这些情况就要搞清楚、弄准确,重要地理问题不能忽视。这一点搞不好,就等于失去了作战指挥。

为了保障作战中的后勤补给,刘伯承还对总参强调说:“

印军后缩,运输条件比以前好了,而我们运输补给要困难些,印军可能用空军封锁我们,应预先作好防护准备。

果然,印度政府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,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,并进行了战争动员,调整了作战部署,将中印边境地区的兵力,增加到了3万余人。

11月16日,第二阶段作战开始。在后来的战斗中,印军的行动和刘伯承估计的相差不大。

在发现了印军使用了外线较强、侧后较弱的配置后,刘伯承立即向总参建议说:“

目前敌人的配置,东段敌人兵力重点在西山口、邦迪拉方向上,其特点是:铜头、锡尾、背紧、腹松……从西北向东南摆成一字长蛇阵对我组织防御。在西山口方向,敌人左翼就是它的肚子,从这里开它,要比砍背容易些。

在具体的战术上,刘伯承建议部队采用他熟悉和擅长的迂回包围之法,并说:“

分进合击是军事原则,是一个重要的战法。正面攻击和迂回的部队,远距离迂回和近距离包围迂回的部队,这个方向和那个方向的部队,步兵和炮兵等等,都要切实协调一致动作。

11月21日,中国政府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,第二阶段作战胜利结束。

在历时1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,我边防部队歼灭了印军3个旅,基本歼灭了印军3个旅,另外还歼灭了印军第5旅、第67旅、第114旅、第129旅各一部,毙伤了印军4885人,俘虏了3968人。

此外,在这次战斗中,缴获了印军的飞机5架、坦克9辆、汽车437辆,枪弹4120591发、炮弹79720发、手榴弹16921枚、地雷14848枚,电台(报话机)520部,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,以及大炮多门。

在这次战斗中,我边防部队克服了高原、严寒、山高、谷深的重重困难,大胆运用了穿插迂回,分割包围的战术,充分发扬了我军吃苦耐劳、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,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,保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。

面对如此辉煌的作战成果,刘伯承元帅非常高兴。同时也可以看出,作为总参的“编外参谋”,刘伯承元帅是非常称职的,虽然,这个“参谋”只是“编外”。

1965年,在春节期间,刘伯承的几个老部下来到他家拜年。

当看到刘伯承元帅在一个战士扶着走出来时,大家的心里都非常难过。看到大家这样,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笑着对大家说出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话。

这时,刘伯承元帅也对在场的人感慨地说:“

当时你们参加革命时,也才十几岁,也是这么高的青年。现在,你们的娃娃都这么大了,我们怎么能不老啊!

此时,刘伯承元帅依然担任着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,关心着国防建设、部队的战备训练以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,让人敬佩!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